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的路徑舉措研究課題座談會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從單絞機發展路徑和舉措方面就如何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做強做優做大建言獻策。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展戰略和規劃司副司長胡朝暉指出,本項課題研究旨在分析我國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面臨的形勢挑戰,梳理數字技術創新突破的進展和趨勢,聚焦培育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等方面,研究提出“十五五”時期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思路、主攻方向、重點任務、重大工程等政策舉措建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數聯盟顧問鄔賀銓闡述了目前我國數字經濟做強做優做大面臨的現實問題。一是數字經濟定義與統計口徑問題,需要思考衡量標準如何能夠反映做強做優做大三個維度。二是我國應如何發展算力,避免將來因算力和基礎設施水平制約經濟發展。三是數據安全問題,重點關注數據跨境流動管理和數據安全保護問題。四是網絡安全保障制度建設。五是數字經濟發展生態和數字平臺監管。六是探索數字人才技術培養機制,通過完善人才激勵機制,為數字經濟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數聯盟輪值理事長張勁松結合企業實踐分享了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一是希望能探索出一條“技術+治理”的發展模式,數字企業需要在治理理念上實現創新,而非簡單套用傳統治理模式。他以部分數字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方式為例,提出完善企業常態化治理模式是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二是深入思考政府數據治理能力的建設,未來需要充分共享各政府部門及企業部門的數據,不斷提升數字資源的市場利用率。三是加強應用場景監管和網絡安全問題,可嘗試建立網絡安全平臺。他強調,底層技術是支撐數字經濟做大做強做優的重要基礎,場景應用是帶動技術進步的有力引擎。
與會專家表示,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要把握新質生產力要求。新質生產力的特點在于創新,科技創新及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起基礎性作用。數據要素無論作為相對獨立要素,還是賦能要素,在生產要素配置,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體現,也是數字經濟的關鍵要素。
Copyright ? 2009-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蘇ICP備12081599號
XML地圖